kaiyun下载平台

2024年全国重点医院建设项目信息

发布日期:2025-04-12 15:05:48作者: 工程概算的编制与审核

  项目位于房山区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06街区01地块,将按照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共设置床位1500张,其中,此次获批的一期项目设置床位1000张,主要建设急诊、门诊(含发热门诊)、住院,医技中心、康复中心及各类配套设施和设备用房,总建筑规模220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47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73000平方米。

  未来,医院将着力打造以专科高技术能力为牵引,“康复+”为特色,综合医疗为基础的学科能力体系,力争建成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及临床转化中心,为周边居民就诊和区域医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总建设用地规模157453.06平方米。本项目规划建设综合诊疗中心、科研教学楼、感染楼及附属站房等,建设内容包含门诊、急诊、医技、病房、行政办公、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教学培训、附属站房、人防设施以及地下车库等内容。新建总建筑面积325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20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05000平方米。

  未来,宣武医院将把新院区作为主院区,定位服务全国,床位数量1200个,并建立医学中心开展科研工作,全面加强医疗服务、学科建设、科学技术创新、人才教育培训等内涵建设,全方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助力首都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北京嘉会国际化医院坐落于中关村朝阳园北区,总建筑面积42.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500张、共设30余个科室。医院致力于以国际化三级综合医院为基础,集“临床卓越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康复护理中心”“临床研究和科研培训中心”为一体,在北京倾力打造满足“全家、全程、全健康”理念的国际医疗综合体和健康疗愈花园。

  北京嘉会国际化医院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力求减少患者在不一样的区域的交叉移动。医院特别设立了“四大临床卓越中心”——肿瘤中心、骨科与康复医学中心、妇女医学中心及心脑中心。根据这种创新的模式,动线设计在垂直交通流线上集成了问诊、检查、治疗及康复服务,确保患者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医疗体验。

  投资估算为341013.81 万元,床位规模1200张,项目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新城河西区0203街南部X100A1地块,南至新凤河路,北至东合盛街,西至博兴西路,东至四合路,用地规模15.33万平方米;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院区工程为基础,申请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医学中心七大中心(研发攻关中心、医学研究转化中心、医学人才教育培训中心、国际医学交流合作中心、临床诊疗中心、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心、以及中西医协同创新中心)对应建设内容有医疗业务用房、科研用房、教学与培训用房、辅助用房、连廊、人防及地下车库。

  据悉,这家医院位于北京朝阳区东坝地区,2018 年立项核准,2019 年开工,原计划于2022年完成竣工验收,并于2023年正式投入运营。然而2021 年,该医院整体的结构封顶后,建设进度就始终没推进了。

  相关资料显示,北京安贞东方医院由东方公司与北京安贞医院合作建设,总投资约 30 亿元,建筑面积 21 万平方米,编制床位 800 张,建成后将是以心血管疾病治疗为主的三甲非营利性综合医院。

  医疗服务提升:新院区建成后将明显地增加医院的床位数量、门诊接诊能力和医疗服务设施的先进性,有助于缓解当前医院看病拥挤的状况,为患者提供更舒适、便捷、高效的中医医疗服务体验,提高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促进中医特色疗法的传承与创新应用。

  中医传承与发展: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的中医医院,新院区将成为中医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基地。能够容纳更多的医学教育资源,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专业人才,推动中医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深度结合,为中医事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医学文化。

  区域协同发展:项目位于朝阳区豆各庄乡,其建设将带动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促进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与共享。吸引相关医疗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集聚,如医药研发机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等,形成区域医疗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并提升区域整体形象与竞争力。

  北京安定医院大兴院区总建筑面积约16.3万平方米,计划设计床位数1000床,新院区将作为安定医院未来主院区,承担医院主要的医、教、研、防及社会服务功能。

  项目四至范围:东临欣航街(城市支路),南临创业路(城市支路)、鹅房南路(城市支路),西临安澜北街(城市次干路),北临创新路(城市次干路)。其中,创业路将项目分为南、北两个地块。项目估算总投资273232万元(其中工程投资170850万元,土地取得费102382万元,以正式批复为准)。

  项目建成后将承接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构建与大兴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提升当地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38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3甲医院。坐落在丰台河西长辛店,具有500张编制床位、高级职称56人,医学硕士、博士及博士后101人。据说,医院在10余位国家级、市级老中医的带领下,一路发展至今。2024年12月27日,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二期工程迎来奠基仪式,预示着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二期工程历经近十年精心筹备,投资4.4亿,工期3年,也就是2027年年底完工,二期建成后,医院总面积将达到6.2万平方米。

  2023年11月,丰台区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项目开工。该项目是丰台区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建成后将填补丰台区区级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的空白,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丰台区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项目计划2025年底建成,总建筑面积17014㎡,地上5层,地下2层,位于丰台区五里店街道于大井东街和大井中街交叉口,项目紧邻西四环,距地铁14号线米,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丰台区职康中心建筑以“生命之花”为概念设计,楼宇形状是寓意平等、融合、阳光、共享的四瓣生命之花,象征着残疾人事业迎来了崭新的春天。项目设计遵循无障碍设计理念,盲道、高低服务台、无障碍扶手、墙面防撞等设施一应俱全,将无障碍设计融入到每一处角落,为需求者提供安全、便捷、自如的通行环境。

  2024年12月26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通州院区整体的结构工程顺利封顶,标志着该项目迈入建设的新阶段。

  项目坐落于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总建筑面积18.64万平方米,规划设置800张床位,涵盖30个临床科室以及6个医技科室。院区将于2026年竣工,2027年正式投入使用。

  通州院区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标准建设,汲取了通州大运河舒展、弯曲、柔美的线条特点,采用了多种色彩渐变效果,打造庭院式的医疗空间布局,为患者的治疗康复、医护人员工作生活创造舒适环境,充足表现了以人为本、蓝绿交织、城景交融、文化传承、舒缓宜人的建筑文化内涵。

  同时,按照“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医疗信息化建设理念,打造具有儿科特色的智慧医院。运用AI、5G、互联网+等技术,为患者提供覆盖预防、治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的全流程一体化服务,简化就诊环节,实现医疗服务从院内向患儿家庭的延伸,改善就医体验。

  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发布《大兴区人民医院选址新建项目(勘察)招标公告》,据悉,投资额为219035万元,建设资产金额来源为政府投资,项目出资比例为100%,招标人为北京市大兴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项目建设地点:北京市大兴区位于大兴新城 0404 街区,西至黄鹅路,南至清源西路,东至规划芦东路,北至规划双芦南二巷。

  根据招标计划,建设地点位于大兴区团河地块区观音寺街道,总用地面积约18.09公顷,总建筑规模约24万平米,其中,佑安医院约20万平方米,床位规模1000张;大兴区疾控中心约4万平方米。

  2021年11月26日,北京佑安医院举办纪念建院65周年暨学术大会。会上了解到,佑安医院新院区作为北京市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中心将落户城市南部,规模预计达1000张床位,其中包含300张负压床位。

  佑安医院院长马迎民介绍,为承建中心,目前佑安医院将新院址初步规划在城市南部,新院区规模预计达1000张床位,既包含综合诊疗区域,又包含独立的感染性疾病诊区,并承担科研教学功能。

  近日相关网站发布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配电箱项目资格预审公告”。另外,日前还发布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电力迁改项目”多个招标计划公告。根据此前报道,位于宋庄镇的北京市疾控中心迁建项目是2024年市重点工程,于2021年6月开工。按照计划,项目预计2025年完工,将成为北京疾控中心新址。据此前介绍,北京市将重点加强市区疾控中心的基本的建设和能力建设,将在通州宋庄新址建设一个融疾病预防控制、科研教学、检验测试为一体的现代化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积极地推进各区依照国家标准落实区级疾控机构能力和设备建设,结合首都定位和特点适当调高配置标准,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检验测试能力。新址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将进一步做优做强北京市疾控中心,提升本市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更地为广大市民提供健康保障。

  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工程是“回天计划”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2019年12月30日,二期工程奠基,总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计划设置500张床位。

  目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工程建设进入收尾阶段,该工程重点建设“妇儿中心”,将增加京北地区妇产科、儿科的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同时,二期工程还将打造京北地区急重症救治中心,重点涵盖创伤、心脑卒中、危重孕产妇和婴幼儿救治工作。二期工程建成后,该院每日接诊患者能力将达到一万余人次。

  该项目位于通州区北关大街9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院内,为原址改建项目。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0000平方米,其中地上8层共36865平方米,地下2层共13135平方米。内设门急诊、医技、住院,床位规模500张。

  该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改造期间采取近远期结合方式统筹安排,确保平稳过渡、病人安稳就医。

  项目建成后,医院总建筑面积达约7.8万平方米。此次改建工程将优化院区功能布局,统筹利用新老建筑。

  新建医疗综合楼将安置胸部疾病床位及研究型病房,从而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就医体验,为城市副中心及京津冀地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

  作为优化提升“回天地区”医疗服务能力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已于2024年12月29日试运行。新开放的二期工程集成了骨科病房、手术室、ICU、放射科、医学检验中心、超声诊断科等功能分区,使整个院区的功能更完善。加上此前已经启用的一期工程,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的病床数已达到了1000张,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

  顺义区域医疗中心工程全过程管理项目已由顺义城发中标。据了解,该工程估算总投资约9.6亿元,建设地点位于顺义区医院北侧,拟新建门急诊楼、教学科研及附属设施用房、高压氧楼等。建成后,院区总建筑面积达17.8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000张。

  据悉,该医疗中心将重点开展肿瘤专业、神经专业、口腔专业、手外科、心血管、泌尿外科、骨科等医学科学技术研究,聚焦基础和临床研究,探索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方案。加强慢病防控、精准医学、智慧医疗等医学关键研发技术。顺义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可有效补充区域医疗资源不足的短板,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覆盖16个镇(街)与17个基层医疗机构,共同组成系统完善的诊疗体系,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海淀区北部医疗中心工程是优化北部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重点工程。项目位于西北旺镇亮甲店地区3号地块,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有海淀妇幼医疗综合楼、北医三院医疗综合楼等,共设置床位800张,门诊量将达到每日4000人次。建成投用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两所医院在独立运营的同时,实现地下相互贯通,共享车库、市政配套等公共空间,为周边居民与患者提供更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海淀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彭振耀介绍:“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旧址改造项目完成后,将成为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的分院,这里会设置妇科门诊和病房、乳腺科门诊,也会设置产科的特需服务,为海淀南部地区居民提供建档服务。此外,还会设置儿科的便民门诊。”

  海淀区北部医疗中心项目是目前海淀北部最大的在建医疗工程建设项目,位于海淀区亮甲店3号地块,总建筑面积约18.3万平方米,其中地下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约8.3万平方米。由海淀妇幼与北医三院按照1比1划分面积,海淀妇幼北部新院区面积9万余平方米。

  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部院区建设目前已确定进入内部装修收尾阶段。建成后,海淀北部地区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轻松的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北京房山区中医医院新院区的建设是房山区重要的民生工程,建设内容有门诊医技楼、住院综合楼、中药制剂楼、高压氧舱、发热门诊、液氧站、污水处理站、地上连廊等,以及配套的室外工程,设置床位800张。

  北京房山区中医医院新院区位于房山新城良乡组团十四街区,总建筑面积约11.7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8.2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利用紧邻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区位优势,房山区中医医院新院区将实现科研教学用房共享。

  该建筑项目将当代建筑规划设计与中国传统医学进行完美融合,以园院相生为理念,旨在突出中医诊疗特色与优势,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研究型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预计2026年工程完工交付,届时将成为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承担京西南区域中医药治疗、疑难重症、康复和治未病等医疗服务,对提升房山区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近日,北京市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北医三院(昌平院区)设置公示。根据公示,北医三院(昌平院区)项目位于北京市昌平新城东区三期地块(南邵)(具体地块标号为:CP00-1101-0038,CP00-1101-0039)。

  新院区拟设骨科、普通外科、消化科、内分泌科、妇科、泌尿外科、肾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介入血管外科、呼吸内科、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肿瘤放疗科、危重医学科、急诊科(仅设置急诊诊室区、留观区和输液区,不配备病房)、感染疾病科、健康管理科等诊疗科目。昌平院区拟设床位数600张。

  据了解,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坐落于东坝中路,地理位置优越。据此前报道,本工程占地面积22454.65㎡,总建筑面积63167.44㎡,由南北2栋楼组成,共9层(地上6层、地下3层),计划于2025年底之前完工。待该项目建成后,每日可接待门急诊量约1200人次,预计于2026年真正开始启动运营。

  顺义城发所属顺城锦汇公司已中标顺义区空港医院扩建项目一期工程全过程管理项目。据了解,该工程预计投资5.6亿元,位于顺义区后沙峪镇,北至双裕北街,南至慈恩巷(规划道路),西至裕安路,东至十中路,建设内容有门急诊住院楼、发热门诊楼、污水处理站、医疗气体站、医疗垃圾暂存站、门卫、分界室等,并配套建设室外工程。

  项目新建总建筑面积约5.23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近1.3万平方米。完工后,将进一步满足后沙峪镇及空港街道居民就医需求,完善后沙峪镇域医疗布局体系,提升基层医疗设施保障能力。

  从本次招标计划上看,投资总额高达3.05亿元,项目装修改造总建筑面积52127.5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5844.0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6283.50平方米。

  投资大多数都用在拆除工程、结构加固、装饰工程;室内给排水、消防、采暖、通风空调、强弱电、医疗气体、电梯等更新改造工程;同步实施室外市政管线更新改造、污水处理站改造重建、道路恢复工程、绿化工程、照明工程、大门及围墙工程等。到底是推倒重建,还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扩建还不得而知,需要官方给出进一步的规划说明。

  航天中心医院苏家坨院区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总建筑面积62959平方米,其中地上4层,建筑面积32484平方米;地下3层,建筑面积30475平方米。编制床位300张,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拟建设成为一家集医、教、研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综合医院。

  苏家坨院区将设立急诊、门诊、肿瘤中心、神经内科、心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科、普外科等科室,根据“垂直病房+专科病房”的理念将病房分6个病区,分别为综合内科病区、综合外科病区、神经内科病区、心内科病区、血液科病区及肿瘤中心病区。此外,苏家坨院区还设有门诊诊室55间,可提供基础医疗保障服务及肿瘤、内镜等特色医疗服务。

  与此同时,航天中心医院重点学科神经内科、心脏医学部将发挥通用技术集团神经疾病、心血管病两个全国医学中心的优势,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学科专家资源和先进诊疗技术向苏家坨院区下沉、扩充、延伸。

  医院临港院区正在建设,拟建床位数 700 张,建设面积约 16.97 万平方米。临港院区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医学中心、国际一流自贸区的产医转化中心,打造临港生物医药与先进器械的医疗硅谷,成为临港医药产业的策源地与助推场。浦东医院展开蓝图画卷,全面迎来「两翼齐飞」的快速的提升时代。

  复旦儿科奉贤院区,位于奉贤新城15单元,项目四至范围为:东至贤浦路、南至望河路、西邻国妇婴奉贤院区、北至沿港河。占地面积372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12875平方米。院内共设床位500张,地上和地下车位共计约938个。

  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重要配套建设项目,复旦儿科奉贤院区将侧重承担新生儿临床中心和肿瘤中心的任务,形成特色鲜明的新生儿—围产医学、儿童早期发展、胚源性肿瘤诊治的学科高地。

  为方便患者就医,项目还配建有地下车库、下沉式广场等多个功能性设施。“医院地下车库共设有2层,可提供机动车停车位952个。医院中庭还建有一座下沉式的广场,将种植绿化并设置休息区,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钟林超说。

  据了解,嘉定区中医医院新院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建设,计划在2026年建成。未来,区中医医院还将通过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约并委托管理,成为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区域医疗中心,逐步提升嘉定区中医医疗的能力和水平。

  新华医院奉贤院区项目选址位于南桥镇,东至丽南路(规划道路)、南至奉浦大道、西至肖南路、北至程普路,建设内容主要为新建医疗综合楼及配套设施,设置床位1200张(一期600张),新建总建筑面积133495平方米,其中地上93165平方米。

  目前,医院病房大楼装修已处于收尾阶段。病房装修宽敞明亮、简洁现代,配套设施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

  作为奉贤首个三甲综合性医院,新华医院奉贤院区将建设成为区域内高难度复杂疑难疾病诊治中心、高水平卓越医学人才培训中心、高精尖生物医药研发承载中心。新华医院奉贤院区一期建设将依托医院重点学科布局心脏大血管疾病诊治中心、神经脑病中心、肺呼吸疾病诊治中心、消化疾病诊治中心、肺呼吸疾病诊治中心、肾脏泌尿疾病诊治中心、肿瘤综合诊治中心,为群众提供周全的健康促进服务。

  同时,新华医院奉贤院区还将通过强化成人及儿童急诊急救学科建设,为群众提供有力的医疗应急保障。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始创于 1904 年,是一家历经百余年积淀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6 个,国家重点学科 3 个, 2022 年获批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临港院区二期扩建项目总投资约为 12.84 亿元,院区核定床位数为 600 张,新建总建筑面积 12.47 万平方米。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二期项目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实施的 5+3+1 项目工程之一,项目将体现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三级甲等综合医疗机构价值要求,进一步发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特色学科优势,强化医院综合性服务功能。

  青浦新城院区工程一次规划、一次设计、分期实施,按批复1200个床位一次性建设有门诊、医技、机电设施等空间,充足表现医疗流程、空间布局的整体性。本次一期工程建设600张床位,建筑面积约171284平方米,计划于2023年底前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建成投用。

  项目建成后,将依托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进一步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带动长三角地区卫生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建设对全国的公共卫生中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一流的临床诊疗中心。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工程建设项目于2020年12月开工,项目位于虹桥商务区主功能区北部III-A01-08地块,北至北翟高架、东至申虹路、西至北横泾港、南至天山西路。主要建筑包括一幢综合业务楼和两幢实验楼,将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应急平台和一批高水平实验室平台。项目将对标国际顶尖公共卫生专业机构,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卫生应急和疾病防控重大基础设施群,为上海疾控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建设用地面积34153平方米。项目建设规模共计11742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7420平方米。地上共三幢主体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综合业务楼、微生物实验楼及理化实验楼,基本功能为实验用房、实验辅助用房、业务用房、后勤及办公用房,建筑高度最高为42.2米。地下室共两层,基本功能为生物样本库、菌种库、应急储备库、设备机房及地下车库,其中地下二层为公用民防设施。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医学中心项目于2022年开工,主要新建1幢医疗综合楼、1幢多功能综合楼、能源中心及液氧站等。新建总建筑面积152777平方米,其中地上106542平方米,地下46235平方米。

  医疗综合楼地上13层,高度60米,主要设置800床负压病房及门诊医技等医疗用房,实现“平急结合”下多种模式诊疗需求,提升医院综合救治能力。

  多功能综合楼地上4层,高度24米,设置教学、科研、后勤保障和地下车库等辅助功能用房,未来将承担新发和再现传染病临床救治理论和实操培训任务,为全市医师提升传染病防治能力做出贡献。

  项目按照呼吸类传染病的最高标准和“平急结合”的最新模式进行统筹考虑,即平时作为非呼吸类传染病医院,面向患者接收治疗,急时根据场景需求,对应转化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任务,实现医院韧性建设和管理。

  该医疗中心项目建设用地范围:东至绿棠路、西至祁连山路南至武威东路、北至桃竹路。用地面积38326㎡,新建建筑面积239186㎡,包括地下建筑面积99644㎡和地上建筑面积139541㎡。地上17层,地下3层,高度80米。

  这一项目被列入普陀区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位于桃浦地区,于2022年12月完成立项批复,计划于2024年年底动工。中心拟建床位1000张,总建筑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将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下属机构,由上海科技大学建设和管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该中心2018年启动建设规划,2020年10月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建立并委托上海科技大学建设和管理,2021年3月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建设项目,2021年4月揭牌成立,2021年12月开工试桩,2022年1月获得法人资质。2022年9月30日的开工日,恰逢上海科技大学建校9周年。一期建设工程将于2025年底竣工,2026年试运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祝桥院区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核心区,南邻申嘉湖高速,东侧紧靠川南奉公路。医院占地约10.0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22386平方米,总投资21.86亿元。祝桥院区建成后将成为一座拥有800张住院床位和700张口腔牙椅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项目于2021年7月21日正式开工。预计2024年底竣工,2025年投入运营。

  新建总建筑面积158810平方米,设置床位600张。项目于2021年10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建成投用。

  项目建成后将充分的发挥市一医院在G60松江科创走廊健康相关产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重点打造国家眼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泌尿临床中心、血液干细胞移植中心、上海市急性创伤急救中心、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新建总建筑面积136807平方米,设置床位600张。项目于2021年10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建成投用。项目建成后将依托瑞金医院质子(肿瘤)中心,打造多学科联合的以临床试验、大数据与智能化为核心的一流肿瘤医学中心,建设特色鲜明的创伤诊疗中心、专业高效的危重症救治中心,打造全球领先的心脏医学中心和节点城市的妇幼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浦江院区二期工程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江月路2600号/浦瑞路22号,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项目于2024年1月28日开工,主要建设内容为医疗综合楼、污水处理房两个单体。建设完成后,将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浦江院区一期形成产学研医结合的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中心,就医环境将进一步改善,科研教学能级将逐步提升,助力向着建设成为国家级医学中心的目标奋进。

  2023年1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重性精神疾病临床诊疗中心”项目开工。

  诊疗中心为地上18层、地下2层建筑,总建筑面积73904平方米,包括一幢重性精神疾病临床诊疗中心和一幢能源中心,集门诊、住院、康复、教育培训、临床研究和相关配套功能为一体,不仅将极大改善医疗环境和患者体验,还将有力促进人才教育培训、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医院管理全方面提升,为医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胸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浦东新院)位于浦东新区唐镇,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医院定位立足于服务浦东、服务长三角,建成以胸部肿瘤学和心血管病学临床诊疗、临床研究、转化医学、基础研究为一体的精准医疗、智慧医疗、转化医学心和人才教育培训高地。

  项目建设用地25523平方米,核定床位数600张,总建筑面积119953平方米,建筑高度80米。

  202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金山院区项目整体开工,一期规划床位400张,二期规划床位800张,一期预计于2026年投入运行,将整体巩固提升长三角紧急医学救治中心水平。

  瑞金医院金山院区坐落于金山区亭林镇36-05地块。瑞金医院有26个国家重点学科,金山院区一期将重点建设血液科、内分泌科、肾脏内科、肿瘤中心、心胸外科、风湿免疫科、皮肤科、整形美容科、烧伤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感染科、生殖医学中心等专科,既能服务区域患者,也将辐射浙江等周边区域患者。

  新建的医疗科研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是医院最大的新建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新增400张核定床位,包含医疗综合楼、科研综合楼及相关配套用房等功能。据悉,该项目于2023年2月初获上海市发改委立项批复,8月取得可行性研究批复,项目计划投资13.22亿,预计2027年竣工。

  12月23日,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整体迁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是上海市重点工程,总用地面积2.53万平方米,施工内容有新建1栋综合科研楼、2栋实验大楼、1栋电磁兼容实验室、1栋动物房和垃圾房、门卫、地下停车库及室外总体等。新建总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4.31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5918平方米。项目已荣获“上海市文明工地”“上海市优质工程”荣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紧急医学救治中心项目是2024年上海市重大工程中的预备项目(指项目现阶段手续尚未齐全,待齐全后近期准备实施的项目)。目前,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批。

  瑞金医院紧急医学救治中心位于黄浦区瑞金二路197号瑞金医院院内,新建总建筑面积735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55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设置医疗床位600张。建设内容有将拆除老门诊楼,新建急救综合大楼、医技平台、地下室(含战时人防中心医院)、空中连廊及配套设施等。

  该项目聚焦提升紧急医疗救治和综合性创伤救治能力,借鉴国际先进平战结合应急救援医院的建设经验,目标建成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情预警-院前急救-院内救治-转诊分流”的综合医疗机构,在上海中心城区创建具有较强紧急医疗救援能力储备的独立应急医疗救援基础设施。

  上海新华泰医院项目位于华新镇纪鹤公路与华强街交叉口,总建筑面积64217平方米,分为地上十一层和地下两层,由一幢三层医技综合楼和两幢十一层病房楼组成,共计有495辆停车位和499张住院病床。

  据悉,上海新华泰医院项目拟建为集医疗、预防、保健、急救、康复、教研为一体的二级综合性医院,计划开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医学科等21个临床科室和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内镜中心等辅诊科室。

  据美媒近日报道,作为对特朗普政府向中国加征一定的关税的回应,中国日前对多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其中涵盖了对航空电子设备领域至关重要的资源,这可能会极度影响美国第六代战机项目研发进展。特朗普上月在白宫宣布,选定波音公司来执行生产美国第六代战机项目。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阚静文)“住手!”“抗争”“我们不想要这样的美国!”,超1000场,逾50万人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最新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加之美国政府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引发美国国内及欧洲强烈抗议。连日来,多地民众走上街头,用行动表达不满与愤怒。

  潮汕英歌与海阳大秧歌同台斗舞,二者气势各异,一个靠动作,一个靠呐喊,网友:看了一场跨越南北的非遗“对话 ”

  潮汕英歌与海阳大秧歌同台斗舞,二者气势各异,一个靠动作,一个靠呐喊,网友:看了一场跨越南北的非遗“对话 ”

  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后,苹果等美国科技公司股票跌幅明显。有外国机构指出,加征一定的关税可能会使苹果手机价格持续上涨30%—40%。美国加征一定的关税的代价是什么?通过对一部苹果手机组成的拆解,或许能够获得答案。

  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0时,北京时间4月9日12时,白宫所谓的“对等关税”砸向全球数十个经济体。钢铝、汽车、芯片、大豆……都成为白宫的扫射目标,无一幸免。这场自诩为“美国优先”的贸易战慢慢的变成了一场“经济勒索”。

  山东一小学老师大大方方给学生开展性教育,教孩子认识和保护隐私#媒体精选计划 (剪辑、运营:王瑞琦)

  高铁广州黄埔站来了!15分钟可到东莞、中山市区 20分钟可达广深2座机场#广州 #广东dou知道 #高铁广州黄埔站来了 #广州新增一高铁站

  山姆超市,又出事了。4月6日,线万元商品遭冒领#冲上热搜第一。有网上的朋友表示,“太离谱了”。

  “令人震惊、史无前例”!美媒爆:美政府将6000多名仍在世合法身份移民列入死亡人口数据库

  美国《》当地时间10日发布报道称,根据该媒体获得的记录以及四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美国社会保障署本周在国土安全部长诺姆的要求下,将6000多名以拉丁裔为主、仍在世移民的姓名和社会保障号码,添加到了用于追踪死亡人口的数据库中。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

  搭建医疗行业与建筑行业的沟通桥梁,携手推动医院建设领域绿色化发展,为改善我国医院诊疗环境贡献力量。